山雨欲来风满楼。就在特朗普与普京定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的前两天,美国财长贝森特突然往本就滚烫的油锅里,又浇了一勺烈酒,一句话让全球市场的弦都快绷断了。
他对着镜头警告,要是美欧联手制裁那些还在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,那俄罗斯的经济就不是“受重创”了,而是“彻底崩溃”。
这可不是什么谈判前的客套话。特朗普总统自己前脚刚在白宫放风,说“准备好了”要升级制裁,想把普京逼回谈判桌,给乌克兰这摊子事找个台阶下。可总统的话还留着几分余地,贝森特这边直接就把底牌掀了,一点没带含糊的。
在NBC的采访里,贝森特把俄乌局势比作一场残酷的消耗战,说白了,现在拼的就是“乌克兰军队的战斗意志和俄罗斯经济的血条,看谁先耗尽”。这话一出,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给阿拉斯加会晤提前画好了道儿,定下了调。
釜底抽薪的阳谋
俄罗斯的国库,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。想想看,2022年时还揣着上千亿美元的国家财富基金,到今年五月就只剩下三百多亿了。有人私下里嘀咕,照这么个烧钱法,年底怕是就要见底了。
对于一个半壁江山都靠卖能源撑着的国家,这简直是要命。更何况,这能源收入还被套上了三道枷锁。国际油价跌破了他们70美元的预算红线,西方死死地把限价卡在60美元,而欧盟那帮“老朋友”实际买的时候,更是把价格压到了47.6美元。
出口额跟去年比,直接砍了快三成。能源收入一断崖,政府只好忍痛砍掉1950亿美元的预算,这可是整整40%的军费啊。经济上的窟窿越来越大,因为西方的技术封锁,好多工厂都停了,劳动力短缺得厉害。
连一些原本帮忙的中国企业,也因为害怕欧盟的“次级制裁”大棒,开始缩减业务。最近两家中国银行就因为涉俄交易吃了罚单,这一下,更多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明哲保身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嘴上再硬,说俄罗斯经济有“免疫力”,但央行的数据可骗不了人:7月份国内支付规模,已经跌回了2020年6月的水平。连自家的经济部长都出来预警,说衰退风险很大。
欧洲队友真带不动
贝森特嘴里的“次级关税”,就是美国准备好的一颗经济核弹。玩法简单粗暴,就是搞“连坐”,谁敢跟俄罗斯做生意,美国就制裁谁。美国已经对买俄油的印度下手了,征了25%的关税,还放出风声,阿拉斯加要是谈崩了,这税率能给你飙到吓人的500%。
可问题是,这核弹要引爆,得欧洲人点头配合,而欧洲偏偏是最大的变数。贝森特这次一点面子没给,直接点名批评欧洲企业,说它们通过各种“影子渠道”偷偷给俄罗斯输血,尤其是在那些军民两用的技术上。
他甚至有点气急败坏地喊话:“欧洲必须同意二级制裁,现在是要么干,要么闭嘴的时候了!”
现实呢?欧盟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,能源脖子被俄罗斯掐着,死活不肯下重手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、默克尔那些年跟俄罗斯的能源项目,里头的关系盘根错节。法国的马克龙更是天天把“欧洲战略自主”挂在嘴边,不想事事都跟在美国屁股后面。
欧洲企业的小动作就更没停过。奥地利一家大银行,在俄罗斯的业务赚得盆满钵满,怎么都不肯撤。欧盟开的罚单,对它来说就跟挠痒痒似的。数据显示,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买的能源,总额居然还有230亿美元,这数字比他们援助乌克兰的钱还多。这种嘴上全是主义,心里全是生意的做派,也难怪美国财长要当众发飙了。
阿拉斯加的赌局
对特朗普来说,这场会晤是他现在急需的一场外交胜利,好用来转移国内的视线和压力。他之前跟普京聊了两小时,那个所谓的“停火共识”早就成了废纸一张。这回在阿拉斯加要是再谈不出个结果,国内共和党建制派那些“通俄”的帽子,怕是又要满天飞了。
贝森特这时候出来唱黑脸,也是在给总统搭台阶,把“我们已经尽力施压了”的强硬形象先立起来。
会晤地点的选择也挺有意思。阿拉斯加,1867年沙俄用720万美元卖给美国的地儿。俄罗斯媒体最近大肆炒作什么“荣光回归”,美国这边也不客气,阿拉斯加州长邓利维直接高调宣布要大力开发北极资源,明摆着就是要跟俄罗斯的能源牌叫板。
这种在大国夹缝里求生的感觉,让乌克兰后背直发凉。基辅市中心的政府大楼刚被袭击,泽连斯基总统又一次公开喊话:“我们需要强有力的制裁,现在就需要!我们等着美国的积极回应。”他还连夜警告各方,别在领土问题上打马虎眼,因为特朗普之前提过,可能会接受“对双方都有利的领土调整”。
谁都别想置身事外
经济上的威慑,已经让市场开始发抖。贝森特话音刚落,国际油价就跟坐了过山车一样,布伦特原油一天就跌了快1.7%,62美元的关口眼看就守不住了。美国的智库甚至还在煽风点火,建议把禁令扩大到俄罗斯的钻石、化肥这些非能源商品,顺便把那些给俄军工供货的外国银行也一并制裁了。
高盛的一份报告把话说得更绝:要是那500%的惩罚性关税真落地了,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会瞬间清零,财政崩溃就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但谁都明白,世界经济是个整体,真到了那一步,没人能毫发无伤。
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,各方也都在准备后手。莫斯科交易所指数在威胁发出后,居然反常上涨了2%,看着就像是俄央行亲自下场护盘了。欧盟那边也备了一份72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,瞄准了美国的汽车、农产品。新兴市场国家则在加速“去美元化”,中国在盘算着稀土出口管制这张牌,印度则忙着推进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。
笔者以为
说到底,双方的核心诉求就没在一个频道上。俄罗斯咬死了宪法里写的“新领土”没得谈,还要求乌军撤出顿巴斯;美国和乌克兰这边则坚持“全面停火加俄军撤离”,泽连斯基更是把话说绝了:“领土让步就等于投降”。
这种死局,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看得明白,他承认,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唯一现实的目标,可能也就是先搞个“停火”,至于更麻烦的领土问题,只能往后拖。但俄罗斯外交部对此的回应,充满了冷嘲热讽:“领土问题甚至不需要发明——俄罗斯宪法里都写得明明白白”。
现在,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阿拉斯加。这场会晤的结果,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命运,更可能彻底改变全球的经济版图。世界正屏住呼吸,等待着这场世纪豪赌的最终结局,看它带来的究竟是和平的曙光,还是一场席卷所有人的经济风暴。
最新股票配资,股票杠杆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